1950年,为了支持越南人民的抗法斗争,中国中央决定派遣越南王牌部队——308师,来华接受军事训练。刚刚脱离殖民压迫的越南士兵对战争并不熟悉,尤其是对歼灭战的概念知之甚少。特别是在听闻中国军队在淮海战役中成功歼灭了55万敌人之后实倍网,越南士兵无不震惊,他们无法想象自己是否能够学习到这种战斗方法。而越南军队又是如何在中国顾问的帮助下,最终实倍网赶走法国殖民者的呢?
抗日战争结束后,胡志明领导的越南民族解放联盟(越盟)迅速接管了越南北部,成功将日本军队赶出。然而,正当越南人民迎接解放的曙光时,法国帝国主义却卷土重来,试图恢复对越南及其邻国的殖民统治。装备精良、训练有素的法国军队使得尚无实战经验的越南军队节节败退,失去了包括河内、谅山和高平在内的大片领土。越盟被迫撤出城市,转入山林开展游击战。然而,由于越南军官大多数缺乏实际战斗经验,游击战也未能获得显著成果,无法迫使法国军队撤退。
新中国成立后,胡志明感到无比兴奋。早在中国革命时期,胡志明就与毛泽东、周恩来、叶剑英等中国领导人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。在中国的解放战争中,许多越南战士为中国革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于是,胡志明决定立即前往中国,寻求毛泽东的帮助。
展开剩余82%胡志明穿越重重障碍,冒险偷渡过法军封锁线,成功到达中国,并受到我军的热情接待。他迅速与毛泽东、朱德等中国领导人会面,提出希望得到支援的请求。毛泽东果断作出决策,决定援助越南抗法斗争。这一援助计划包括派遣军事顾问团、提供粮食、装备以及帮助越南训练军队。与此同时,中国中央军委还指派驻云南的第4兵团第13军来为越南部队提供装备和训练支持。
13军,作为中国第二野战军的王牌军,军长周希汉更是战功赫赫。在解放战争中,他带领部队屡战屡胜,打出了赫赫战功。在淮海战役中,13军通过摧枯拉朽的战斗力,从长江一路打到南方,最终将红旗插上彩云之南。毛泽东深知,只有周希汉这类经验丰富的指挥官,才能够帮助越南军队提升战斗力。
中央军委决定实倍网,13军将全力支援越南,并将所有从国民党兵工厂获得的武器装备提供给越军。所有美国装备,也同样交给越南。我军的指令是:有求必应,不计个人得失。
1950年2月,越军精锐部队——308师跨越中越边界,进入云南省砚山县接受训练。308师是越南最早组建的主力步兵师,也是越南军队的核心力量,堪称精英中的精英。在越南高层的要求下,13军指挥官周希汉和中国其他将领深受感动,准备全力支持越南的训练工作。
在营地的设立上,我军特地为越南的士兵提供了优质的训练设施。308师刚到云南时,士兵们衣衫褴褛,大多数人甚至没有鞋子,营养不良,身体瘦弱。但在我军的帮助下,情况很快发生了变化。为了让308师的士兵迅速适应环境并加强训练,我军将原本属于13军随营学校的训练场地和住宿条件,全部转交给了越南军队。
越军在搬进新营房后,每个营房由12名士兵共同使用,并配备了床铺和蚊帐。每个房间的门口还整齐地放置了12支步枪和2把冲锋枪,并且发放了崭新的军服。这样的待遇令越南士兵倍感温暖,他们纷纷感谢中国领导人毛主席的帮助,表示对中国的深厚友谊。
训练正式开始后,周希汉和吴效闵为越南军官进行了详细讲解,并通过实际战斗案例分析,帮助越军提升战术水平。然而,初次接触歼灭战的越南军官们却大吃一惊。在一次交流会上,越军第88团团长泰勇讲述了一场围攻法军据点的战斗。尽管越军出动了一个团兵力围攻法军一个连的据点,却花了整整三天才将敌人驱逐。听完报告后,吴效闵愤怒地质问道:“你们的指挥所为什么离前线那么远?怎么能不靠近战场?”并严厉批评了越南的指挥思想。
经过一番讨论,越南军官们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,并对中国顾问提出了自己的意见。虽然有些小摩擦,但这并未影响两国军队的合作。经过这次交流,越南军官们深刻意识到,歼灭战的核心不仅仅在于兵力的调动,更在于指挥官如何亲自参与前线指挥,激励士兵们的士气。
为进一步提高越军战斗力,周希汉和吴效闵决定采取“手把手”教学的方式。他们重点教授越南军队如何进行班、排、连、营规模的战术训练,特别是在爆破、扫雷、及使用简易“没良心炮”方面。通过这些训练,越军学会了利用简单的工具制造巨大的战术效果,尤其是在摧毁敌军机场和永久性工事方面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
三个月的训练结束后,308师不仅获得了全新的美式轻武器,还配备了12门山炮以及充足的弹药。越军的战斗力大大提高,尤其是在炮兵和爆破技术上。接下来,他们即将踏上抗法战场,迎接更为严峻的挑战。
然而,现实很快证明,尽管越军在中国的帮助下获得了巨大的提升,但训练与实战之间依然存在差距。当时,法国军队已经牢牢把控了高平、谅山等重要战略位置,越军面临的最大挑战便是突破法军的封锁,恢复与中国的联系。为了应对这一局面,毛泽东决定派遣陈赓前往越南,亲自指挥战斗。
陈赓作为中国军队的名将,他不仅具备丰富的实战经验,更了解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深刻内涵。为了在越南边境战役中充分展示中国军事顾问团的作战能力,陈赓亲自设计了战术计划,并成功说服越南指挥官们采纳了自己的建议,决定从打击敌人较弱的东溪和七溪高地入手,而非盲目攻占坚固的高平城。
经过一系列的调整和部署,308师最终成功全歼法军400人的东溪防线。这一胜利极大鼓舞了越军士气,为后续的战斗奠定了基础。法军在此战后丧失了战斗力,纷纷撤退。随后,越南军队乘胜追击,成功围歼法军主力,极大地削弱了法军的战斗力。
最终,经过数年的努力和与中国顾问团的密切合作,越军在1954年成功包围了法军主力,进行了一次震撼世界的胜利——奠边府战役。这场战斗不仅彻底打断了法国在印支的殖民统治,也标志着越南军队已经掌握了歼灭战的核心技巧,并为其后来的独立斗争奠定了基础。
发布于:天津市顺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